本期論壇的主題是“微納*:學科交叉與青年創新”,報告嘉賓為2008級校友、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騁,2009級校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研究員令狐昌洋,由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唐建石副教授主持,鄧偉副教授協調本期論壇會務工作。共有百余名參會者通過參加騰訊會議與觀看直播兩種方式,在線上參加了此次論壇。
唐建石主持線上論壇
王騁校友2012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2017年博士畢業于哈佛大學,2018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鈮酸鋰光電芯片及其在光通信和非線性光學領域的應用,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2019年獲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港澳),2020年獲裘搓基金會前瞻科研大獎,2020年獲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嘉許獎,2021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在題為“高性能集成鈮酸鋰光電器件”的分享中,王騁校友介紹了在薄膜鈮酸鋰平臺上實現的一系列高性能集成光子學器件,包括超低損耗光波導及微諧振腔、高性能低功耗電光調制器、和寬頻譜電光頻率梳等,并提出這些器件有望為未來光通信、微波與毫米波系統提供小型化、高性能的解決方案。報告結束后,王騁校友就“薄膜鈮酸鋰器件與硅光器件比存在的優勢”、“如何控制薄膜鈮酸鋰器件成本”等線上參會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他建議在校學生應發揚清華精神,踏踏實實做事,盡可能多花一些時間研究更為本質、更有挑戰性的問題,研發一些“基礎設施”式的技術。
王騁校友線上分享